1、适用范围:
额定输出电压为交流1000V或直流1500V及以下的各类供电设备,包括充电桩、直流充电机等。
2、电气安全要求:
★漏电保护:设备需具备剩余电流动作保护功能,异常漏电时自动切断电源。
★过载与短路防护:明确过电流保护阈值及响应时间,短路时瞬时断开电路。
★接地与绝缘:强制要求设备接地连续性,绝缘电阻值需符合规定限值。
3、环境适应性要求:
规定设备在高温(55℃以上)、暴雨(IPX5防水)、雷电(浪涌抗扰度)等条件下的性能保持能力。
4、和旧版标准对比,《电动汽车供电设备安全要求》(GB 39752—2024)的重要修订如下:
★ **整合供电设备本体安全与使用环境安全,明确涵盖“结构安全、电击防护、过热及着火防护、机械防护”等系统性要求,填补旧版标准中设备与环境协同安全的空白。
★ 细化设备分类管理,按充电模式明确差异化管理要求。例如模式2设备(便携式充电缆)强制要求集成缆上控制与保护装置(IC-CPD),以强化非固定场景下的漏电防护能力。
★ 对于漏电保护等级,旧版标准仅要求基础剩余电流保护,新版标准新增对瞬态脉冲电流的检测要求,并规定动作响应时间≤0.1秒,显著降低触电风险。
★ 旧版标准未统一绝缘电阻阈值,新版标准明确规定设备绝缘电阻≥10MΩ,且需通过1500V耐压测试(旧版为1000V)。
★ 旧版标准对远程监控为“推荐性功能”,新版将标准其列为“强制性要求”,明确设备需支持故障实时诊断(如过温、通信中断)、数据加密传输及平台接入能力,推动设备从“功能型”向“智能型”转型。
供电网侧额定电压≤1000V(AC)或1500V(DC),车辆侧额定最大电压同等范围的交流/直流充电系统,含充电接口及控制导引电路。
2、充电接口安全要求:
★ 防护等级:接口需达到IP55及以上防护等级(防尘、防喷水)。
★ 温度保护:配置温度传感器,接口温度超阈值时自动降流或断电。
★ 机械锁止:充电中接口需保持锁止状态,防止意外断开产生拉弧。
3、交流充电安全要求:
★ 控制导引电路(CP信号)需具备PWM占空比**控制能力。
★ 短路保护、过流保护响应时间≤100ms。
4、试验方法:
涵盖电气性能(耐压、绝缘电阻)、机械性能(插拔力、锁止强度)、环境适应性(高低温循环)等测试方法。
5、和旧版标准对比,《电动汽车传导充电系统安全要求》(GB 44263—2024)的重要修订如下:
★ 强制要求充电中接口需保持物理锁止,防止意外断开产生电弧,旧版仅建议接口锁止功能;
★ 新增温度传感器配置要求,当接口温度>85℃时系统自动降流或断电;
★ 充电接口防护等级需达到IP55及以上防护等级(防尘、防喷水),旧版标准为IP44(防溅水)。
★ 增加充电全程实时监测要求,正负极对地绝缘电阻<500Ω/V时须在0.5秒内中断充电,旧版标准仅要求充电前绝缘检测;
★ 对直流充电的通信安全保护,旧版未规定通信中断响应时间,新版要求控制器通信中断后3秒内停止充电,避免“失控充电”。
电动汽车供电设备和传导充电系统安全国家标准
《电动汽车供电设备安全要求》(GB 39752—2024)强制性国家标准规定了电动汽车供电设备的一般安全要素要求和相应试验方法,适用于额定输出电压为交流1000V或直流1500V及以下的各类型供电设备。《电动汽车传导充电系统安全要求》(GB 44263—2024)强制性国家标准规定了电动汽车传导充电系统的总体安全和充电接口、交流充电、直流充电的安全要求和相应试验方法,适用于电动汽车交流充电系统、直流充电系统,以及电动汽车充放电系统。标准的实施将进一步提升电动汽车供电设备和充电系统的安全水平,保障电动汽车用户生命财产安全。
重点关注!电动汽车2项强制性国标正式实施
近日,市场监管总局发布公告,将实施《电动汽车供电设备安全要求》(GB 39752—2024)以及《电动汽车传导充···
立秋 | 一叶知秋至,暑热未肯休
强强联合 共启新篇 | 浙江春宇控股与中粮智尚科技达成战略合作
7月23日,浙江春宇控股有限公司与中粮智尚科技有限公司在红旗电力科技园正式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就中粮智···
筑牢安全防线:春宇智充开展充电桩强检活动
为严格落实国家关于电动汽车充电桩(以下简称“充电桩”)强制检定政策要求,切实保障充电设施合规性与运营···
贵州:发放12.8万元!2025年充电基础设施建设补助资金申请项目公示(第三次)
7月9日,贵州省能源局发布《2025年充电基础设施建设补助资金申请项目公示(第三次)》,此次公布4个项目获得···
甘肃:8月1日起实施!取消充换电服务费政府指导价管理,收费标准由市场自主形成
7月8日,甘肃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甘肃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印发关于《调整电动汽车充换电服务费定价机制》的通知···